個人照

 

 

【藝術家雜誌 文/莊秀玲】靦腆的王惠仁,那天跟我說,藝術創作最珍貴的或許不是所完成的作品,而是心靈對生活周遭所抱有的感動,以及心靈可以有所感的那份自由。對我們而言,一般觀賞者而言,似乎也是如此!

 

學陶歷程

                1965年出生於宜蘭羅東的王惠仁,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家管,是家中四個孩子的老大,童年最快樂的是在父親買給他的畫紙上塗鴉。國三那年,他知道臺北復興高職美工科與它的名氣,補習一年後如願考上,三年後又順利考上國立藝專美術工藝科工藝組。

                在藝專的第一年即接觸到陶藝課程,讓喜歡繪畫的王惠仁,也喜歡上雕塑,選擇了陶藝為主修,當時授課老師包括龍鵬翥、林葆家、吳毓棠、劉鎮洲、陳品秀,實作學習則是跟著學長羅森豪,每天在學校的工坊內不斷練習。其中,甫自美國回來兼課陳品秀在課堂上給了很多新的觀念,讓他反省了熟練製作技巧的意義,也種下他挑戰陶瓷材質表現的慾望。

                1990年,畢業退伍後半年,王惠仁從臺北轉往臺中發展、定居直到現在。離開臺北是為了找到空間與時間持續創作,剛開始,他晚上到陶藝教室教課,白天則教授兒童美術。一年後,辭去白天的工作到陶藝家王明榮的工作室當助手,因薪水不高,晚上再兼課教兒童美術,半年後,王明榮回屏東老家定居,工作室就由他承租接管並繼續經營代燒、賣陶土的工作,因此只能利用白天工作之餘與寒暑假期間勤奮地作陶,其中更經歷了結婚、生女的忙碌階段。這樣持續了多年之後,有了穩定的生活,作品也獲得1994年和成文教基金會第3屆陶藝金陶獎傳統創新組佳作、1996年台中市第1屆大墩美展工藝纇第3名等的鼓勵,更積極於1999與2000年舉辦「土的另一種可能」、「原質思考」兩場個展,然而,王惠仁內心殷切期盼的是展開新的創作生活。

                 2003年,王惠仁考進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又很幸運地獲得家人的支持,在研究所三年期間擁有完整的創作時間,加上學校豐富的資源,讓他可以恣意放膽地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表現,2005年更獲推薦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當交換學生半年,帶回許多觀念與結合多媒材創作的想法。

                   2006年畢業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如同過往一樣,王惠仁積極參與各種發表機會,也獲得諸多肯定,如作品獲2007年第25屆桃源美展雕塑工藝類佳作、2008年苗栗陶藝獎第3名、2010年苗栗陶藝獎優選。但對他來說,重要的是,自1987年接觸陶藝開始,經過20多年的努力與堅持,他找到了與現實生活接軌的創作形態,也找到個人創作的價值。

 

實驗:土坯與造形

                  近10年來王惠仁的創作出現了幾個轉折,第一個轉折是剛進入研究所時期,為了超越自己,他選擇了放棄過去對陶瓷的認知與創作習慣,放膽地實驗與嘗試。進入研究所之前,王惠仁已有16年的作陶經驗,但他選擇從零開始,回到陶瓷材料的本身,試問自己,黏土是什麼、陶藝是什麼、燒的過程是什麼、為何要燒、陶藝與雕塑的差異是什麼。

                他首先處理的是造形的結構體,土的構成及其造形的可能性,如2004年一系列以紙漿土創作的抽象作品。陶土加入紙漿是為了提高它的延展性,可以讓土坯在乾燥過程中不易斷裂,讓造形的曲線弧度可以更為舒展、外放。此系列作品主要是以土板來成形,此土板係由多層不同配方的土片層疊而成,如加入瓷土、孰料土、釉料或色料等,有時也單獨使用調配過的藥釉,而層疊次序也隨意安排,達到一定的厚度後,再用棍棒隨意、隨機拍打、搥擊,讓土板展延開來,再切割或撕裂成所需要的造形,排列組裝成形後,進窯素燒,之後上釉色或有色的化妝土,再進窯燒成。這製作過程充滿了實驗性與不確定性,一切全憑作者的感覺、土坯的可能極限以及窯燒過程不可預期的變化。

                        此系列作品所表現的是,純粹抽象造形的點線面組合與對比強烈的色彩關係,加上因為撕裂而裸露的土層線條,其質地、色彩與曲線,時而細緻、時而粗獷,時而華麗、時而土拙,相互呼應猶如交響樂的音符,上上下下,輕快且自由地跳躍著,形塑出非一般概念下的陶瓷質感與造形,有其獨特的風采。  

 紙漿土2004-1  

熟練:空間與動態

                       第二個轉折是王惠仁在美國半年的創作,當時他評估了當下的創作條件與時間,選擇以雕塑土來探索與表現陶藝雕塑的特色,如《刺點Ⅰ》,這件半具象的女體身形,姿態豐潤又簡潔有力,其上的斜線鑿痕與青銅器般的釉色,彷彿就是一件古代殘破的女體青銅塑像,卻在左肩自然垂下一長條錐狀物,形成一向下拉扯的態勢。又《平衡Ⅴ》,由多個幾何造形組件組合而成,表面裝飾了仿如青銅器的低調質地與色彩,讓作品顯得安靜沉穩,但造形上,帶有向下微彎銳角的圓球體,其上擱置了兩件彎曲的條狀物,前者的圓弧姿態與兩側略薄的面與接觸地面的銳角,顯得張力十足,卻彷彿輕輕一推就讓它們失去平衡而崩塌,如此充滿戲劇張力的空間感與動態營造,展現了作者在陶藝雕塑上的功力與以抽象造形表現動態空間感的能力,更展現了陶瓷在雕塑創作上的多元表現性與變化。

刺點I

《刺點Ⅰ》

平衡V  《平衡Ⅴ》

 

 

 

嘗試:物件與符號

                     第三個轉折是2006年一系列為畢業展而創作的作品。此系列以土板捲曲成形的捲棒組合排列而成,土板以不同配方的土片層疊而成,寬約30-40公分、長約120-160公分,再圈捲為長條狀,經900-1000度燒成。因為圈捲這動作有收藏、珍惜的意味,有時令人聯想到古代的羊皮書卷,有時也像古字畫的卷軸一般。每次展出都會因為場地而有不同的排列組合,如畢業展的展示,觀者是站在架高的檯面上往下俯視這些捲棒,猶如觀看與緬懷某種古蹟般的感覺;又,當這些捲棒被堆積在黑碎石上,彷彿置於碳塊上準備被毀滅?或又被套入透明的壓克力管內,平鋪於黑碎石上,是將被封藏的暗示嗎?

                       這些為數不少的捲棒,從練土、平鋪到捲土的動作都是王惠仁親手慢慢完成的,在等待土坯乾燥的過程中,他以筆,或者墨筆或者炭筆,在大畫紙上不停地素寫著。這過程,作陶、素寫,來來回回不知多少趟,讓作者的創作情緒有一氣呵成的快感。但這過程並不會展現於作品中,只是作者想要實踐的是一種抽象的創作程序,這過程或許沒有具體的意義,甚至可能是無意識的,只想展現一種存在的過程、一種存在的姿態而已。但卻無意間將抽象的物件轉化為一種象徵符號,詮釋了陶藝創作的另一存在價值。圈捲5  

DSCN5320  

回歸:非器之器

                      第四個轉折是畢業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室,王惠仁沉靜了一段時間,在2010年發表了「器」系列作品。此系列將陶瓷作為容器的概念重新張顯出來,回應了陶瓷媒材實用價值的一面,也抽象地傳遞陶瓷的包容與內蘊的性格與狀態。如《心景—水之器》、《心景—山水之器》,作品猶如展開的花朵,簇擁的花瓣向上、向外地展開,其彎曲轉折間,界定了富饒的內外空間,其圓融的外形、柔和的線條與沉穩的色彩,則展現了安定、自在、包容的情感。

水_風的姿態     《風的姿態》

 

辯證後,存在

                        作陶超過25年的王惠仁,進入研究所到今日,將近10年的時光,其創作上的轉折其實是他自己與自己辯證的歷程與成果。他放棄了原有的技巧與概念,以開放的心重新實驗、嘗試、再回歸,這些他親身體驗的過程,讓他重新認識了陶瓷、陶藝與藝術。最後,他深切地說:「作品本身並不是我的真正目的,而只是一種方式,或即為一種生活的呈現方式。作為一位創作者,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寧願在生活中發現藝術,把那些被人遺忘的東西帶到這裡,透過我,讓他們被看見。」他並將這過程視為「養真」的行動,希望在育養自己的真性情過程中,也可以讓周遭的朋友感染這份喜悅,而這將是他期盼的成就。

                         如同諺語:「如何讓一滴水不會乾涸?就是把它拋入大海。」這是願意進入大千世界,和所有的生命相繫相連,於此,個人的生命才能夠更加雋永。我想這是王惠仁想透過陶藝創作成就個人存在價值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惠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